【秋老虎來襲!「燥氣上身」的顏值危機,這樣救!】

【秋老虎來襲!「燥氣上身」的顏值危機,這樣救!】

早晚轉涼、白天仍熱,秋老虎+秋燥最愛找皮膚麻煩:

乾癢、脫屑、緊繃、妝卡卡。

中醫調理抓三個重點——潤肺生津、養血滋陰、外養防燥,

從裡到外把水潤度補回來。

 

✔為什麼會這樣?

秋屬金,應於肺;肺主皮毛。

肺陰不足、津液不布,皮膚就失去保護膜,乾癢緊繃自然報到。

 

✔內在調理(潤肺生津|養血滋陰)

餐桌三白一黑:梨、百合、銀耳+黑芝麻——清潤又補血潤燥。

溫潤小食:山藥、蓮子、蜂蜜水(早晚各一杯,溫溫喝)。

護陰湯品:蓮藕排骨湯、枸杞紅棗雞湯(少油少鹽)。

作息:早睡早起、午間短休,少熬夜,讓陰分得以恢復。

飲食:少烤炸辣、烈酒、過量咖啡會「耗津」,先克制。
體質偏濕、糖尿病或孕哺期者,食補前請諮詢中醫師調整。

 

✔外在養護(外養防燥)

潔淨溫和:洗臉洗澡水溫不超過 38℃,少用高強度清潔型洗面乳與去角質。

三分鐘保濕法:洗完趁臉微濕先「化妝水打底 → 精華補水 → 乳霜鎖水」。

屏障修護:選有保濕成份或親膚油類的保養產品,酌情勤使用。

身體也要潤:沐浴後3分鐘內抹身體乳/油,手肘、小腿前側加強。
夜間特別乾癢者,睡前厚敷保濕霜+棉手套/襪,鎖住一整夜。

 

✔何時求助專業?

乾癢反覆、紅斑滲水、抓破易感染,

或已有異位性皮膚炎、氣喘、鼻過敏等「肺與皮毛」相關體質,

建議由中醫師辨證客製內服+外治,效果更穩定。


把「水」養在身體裡,把「潤」留在皮膚上。

順應時節、內外兼顧,這個秋天照樣發光不卡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