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擔心母乳不足?先從體質調理開始】
許多新手媽媽在哺乳期,常常會有「奶量不足」、「寶寶吸不飽」的焦慮。
其實在中醫觀點裡,乳汁的生成和「氣血、脾胃、肝腎」息息相關。
✔中醫怎麼看乳汁不足
▸氣血不足:孕期消耗過大、產後失血,導致乳汁來源不夠。
▸氣滯不暢:心情壓力、情緒緊繃,乳腺不通,奶量自然減少。
▸脾胃虛弱:飲食不佳,營養無法轉化成氣血。
✔食補小建議
▸益氣養血類:花生燉豬腳、當歸雞湯,有助補充血分、促進乳汁分泌。
▸疏肝解鬱類:玫瑰花茶、佛手,可幫助舒緩情緒、改善乳房脹痛。
▸健脾和胃類:山藥、紅棗、蓮子,可調養脾胃,讓氣血生成更充足。
✔注意事項
▸忌過度進補:太油膩、太燥熱的食物(如麻油雞、大量人參),容易「熱鬱傷乳」。
▸忌情緒壓力:壓力會影響氣血運行,也會減少泌乳激素分泌。
▸忌過早斷奶或不規律哺乳:規律哺乳是維持奶量的重要因素。
✔日常照護建議
▸保持心情放鬆:聽音樂、深呼吸,讓身心維持平和。
▸規律哺乳:寶寶吸吮刺激乳腺分泌,才是最自然的「催乳藥」。
▸適度按摩:乳房輕柔按摩能幫助乳汁通暢,減少脹痛。
▸均衡飲食、充分休息:媽媽身體養好,乳汁自然足。
乳汁不足並非單靠「多吃」就能解決,中醫強調「調養身心、疏通氣血」。
用正確方式養護自己,才能讓哺乳之路更順暢,也讓寶寶安心成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