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梅雨季來臨!一起養脾祛濕,遠離濕邪困擾】
每到這個時節,早上起來看到天氣陰陰,心情就會有點不美麗????
尤其北部氣候特別潮濕悶熱,常讓許多人覺得身體沉重、精神不濟。
其實從中醫的角度來看,這段時間最容易影響的臟腑就是「脾」。
脾為後天之本,主運化水濕,當環境濕氣過重或飲食不當,
就容易導致體內濕氣堆積,影響健康,出現各種「濕邪困阻」的病症。
快來看看以下狀況是不是你遇到的問題呢?
✦梅雨季常見的3大症狀與中醫調理方式
1. 身體沉重、四肢倦怠
讓人覺得提不起勁,四肢沉重、精神疲憊,這是典型的濕困症狀。
中醫建議可透過健脾利濕的食材來改善,例如薏仁、茯苓、紅豆等,都是日常容易取得的祛濕食材。
此外,也可配合溫和運動或拍打經絡,幫助身體氣血循環。
2. 胃口不佳、腸胃不適
濕邪困脾,會使消化吸收變差,容易出現腹脹、食慾不振、消化不良等問題。
此時飲食宜清淡,少吃生冷油膩食物,幫助腸胃恢復運作。
3. 水腫、關節痠痛
長期處於潮濕環境,容易讓濕邪停留在肌表或關節,導致水腫或關節痠痛。
中醫會建議利用艾草泡腳、薑茶祛濕暖身,或是運用藿香、紫蘇等芳香化濕藥材來幫助身體排濕。
✦梅雨季日常養生小叮嚀
1.避免生冷飲食,少吃冰品
2. 保持環境通風、衣物乾燥
3.多做溫和運動促進代謝
4.睡前泡腳助眠祛濕
5.必要時尋求專業中醫調理
梅雨季的濕氣,除了讓出門不方便,無形中也影響著我們的健康,但只要懂得從生活細節入手,適時健脾祛濕,就能讓身體輕盈舒暢,安然度過這段潮濕悶熱的時節!